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旅游景点 > 中庙·姥山岛景区

中庙·姥山岛景区

关键词:巢湖中庙,景区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巢湖城市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ahch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7557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 【中庙街道概况】

  中庙,古因居庐州(今合肥市)和巢州(今巢湖市)中间而得名。中庙街道总面积为13平方千米,总人口约9000人。(2005年中庙镇改为中庙街道办事处,下辖1个居委会和5个村委会。)

  前方有座巨大的石牌坊,“湖天第一胜境”由赵朴初题写,赵朴初(1907-2001年)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,安徽太湖县人。从这座石牌坊开始,我们就进入了中庙-姥山景区。中庙-姥山景区号称 “湖天第一胜境”,这里有一湖——巢湖、一岛——姥山岛、一塔——文峰塔、一寺——中庙寺、一祠——淮军昭忠祠、一庵——白衣庵,湖光山色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。

  

  【凤凰矶】

  中庙寺坐落在巢湖北岸的凤凰矶之上。矶,是指水边突出的巨大岩石。中庙寺的基座伸入湖面近百米,是一片赤红色的石矶,颜色好像道教炼仙丹所用的丹砂。这里之所以叫作凤凰矶,是因为从上空俯瞰下来,这一片区域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。中庙寺所在的位置仿佛丹凤之冠;东边不远处也有一座红石咀(东矶),上面有座白衣庵,仿佛凤凰的左翅;西边不远处也有一片伸入湖中的黑石咀,仿佛凤凰的右翅。

   

  【庙寺不同】

  一听中庙寺的名字,大家可能会奇怪:怎么又是庙又是寺的?其实寺和庙完全不是一回事:佛教建筑叫作寺院庵堂,道教建筑叫作庙观宫殿。佛教根本就没有庙的建筑;庙最早是中国人用来祭祀祖先的祖先庙,比如北京故宫的太庙,就是祭祀皇家列祖列宗的;庙后来成为道教供奉神仙的神仙庙,比如财神庙、城隍庙、妈祖庙、土地庙,都是道教的建筑。词语“寺庙”,其实是“佛寺道庙”的简称,并不是单指佛教的寺院。所以我们到寺院里烧香,不能说成到庙里烧香,否则就犯了文化错误了。中庙寺是一个特殊的地方,之所以又是庙又是寺的,是因为中庙寺先为道庙,后为佛寺,是佛道文化融合的典范。

  

  【中庙寺历史】

  “陷巢湖、长庐州”的神话有现实的原型。三国东吴年间的公元239年时,巢湖市烔炀镇唐咀村一带发生陷落,也就成了今天的唐咀水下城市遗址。东吴大帝孙权(182-252年)得知灾难后,就在巢湖北岸的凤凰矶上建了一座中庙,开始祭祀巢湖水神焦姥。焦姥被神化为巢湖水神之后,就具备了主管湖泊治安、护佑居民康宁的法力。

  唐朝末年(889年),合肥的吴王杨行密为了感谢焦姥保佑他打了胜仗,大规模重修了太姥庙。唐朝之后北宋之前,有一个七十年左右的军阀割据混战年代,叫作“五代十国时期”。吴王杨行密与后梁王朱温南北割据称雄,当后梁王朱温的大军南下时,吴王杨行密一开始作战不顺利,于是祈求巢湖水神焦姥保佑。晚上焦姥托梦给他,指点他水淹敌军之法。吴王杨行密大获全胜后,占据了淮河以南的华东大片领土,开创杨氏吴国的基业。

  南宋末年,山东泰山一带已经沦陷蒙古铁蹄之下,百姓深受奴役之苦。中庙有位道长前往山东泰山进香,晚上住在山下的岱庙,就在半梦半醒之间,看见有位神女告诉他:“我是泰山的碧霞元君,我知道巢湖旁有座赤红色的凤凰矶,不像这里是人间地狱,我打算坐镇中庙,保佑江淮大地的百姓,我想借助你的力量到巢湖去。”说完后神女就飘走了。道长惊醒后感觉非常惊奇怪异,等到天亮后登山,走进碧霞元君祠寻找时,看见神龛右边供奉的碧霞元君,就和昨晚梦中的一模一样。于是到了半夜,道士把碧霞元君的木雕像请出来,捆在胳膊上,从天窗往下跳。道士感觉仿佛有祥云托着他腾云驾雾,因为害怕就闭上眼睛听天由命了,到天亮时就来到了中庙从天而降。四周的百姓听说碧霞元君的传奇后,都感到非常惊喜,争先恐后来朝拜碧霞元君(俗称“泰山老奶奶”)。为了供奉碧霞元君,元朝时(1297年)道士利用中庙基座下的孔洞,改建成拱券式的桥洞,改称“鳌背洞”,在鳌背洞上建造殿宇。

  清朝太平天国时期(1854年),中庙殿宇毁于战火。1889年,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倡募重修中庙寺,在道庙的基础上增加了佛寺建筑,成为佛道文化融合的典范。重修后的中庙寺分为前、中、后三殿,建筑七十余间。1986年,修缮后的中庙寺基本恢复了李鸿章时代的原貌:一进天王殿;二进大雄宝殿;三进后殿为藏经阁。值得一提的是,藏经阁上二楼供奉佛教的阿弥陀佛,三楼供奉道教的碧霞元君,依然保留着佛道文化融合的传统。

  1998年中庙寺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  【外门】入门的这口大钟是由巢湖市黄麓镇相隐寺赠送给中庙寺的。中庙流传着一条上联征求下联:上联“中庙庙中钟鼓响”,曾有人对出一条下联:“半汤汤半伴侣游”。您有没有更好的下联?

  [注:汤是热水的意思,“汤半”的意思是半汤温泉是由一口烫泉和一口冷泉汇合而成。]

    右侧墙下是十二生肖文化。十二生肖分别是: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龙、巳蛇、午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鸡、戌狗、亥猪。我们来看看属相是龙的人怎么样?热衷权利的独裁者,特点是永不熄灭的火、叱咤的电、宇宙的精灵,缺点是太固执。

    

  【山门】山门外树立两根巨大的斗杆。学者认为,斗杆一是象征魁星点斗独占鳌头:中庙旁边有座李文安公专祠,是李鸿章六兄弟祭祀父亲李文安所建的专祠。李文安公专祠里的代表建筑就是一座魁星楼,供奉主宰文运文章的魁星;和斗杆组合起来寓意魁星点斗。我们脚下的凤凰矶也叫鳌背洞,这叫独占鳌头。斗杆二是象征才高八斗连中三元:大家仔细看斗在杆十分之八的位置,寓意才高八斗;斗下还有三个圆环,被杆中穿,寓意连中三元。

    [注: 清朝时为了表彰考取举人功名的人,家族可以在宗祠或庙宇门口树立斗杆,以示光宗耀祖倡扬文风。有些人认为“斗杆是道观中道士作法时悬挂咒符用的”,但事实上斗杆和道教没有什么关系,是儒家科举考试的产物。科举考试分为四级:⑴童生参加院试,合格者称为秀才;⑵秀才参加乡试,合格者称为举人,第一名叫解元;⑶举人参加会试,合格者称为贡士,第一名叫会元;⑷贡士参加殿试,合格者称为进士,第一名叫状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叫探花。连续考中解元、会元、状元,被称为“连中三元”。]

    山门红墙上写着佛教用语: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它的本义是佛教认为红尘如同苦海无边无际,只有醒悟修佛才能解脱;用来比喻做了错事后,只要悔悟改过并努力向善才有出路。 

    山门上方竖额“巢湖中庙”四个楷体字,是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题写。下方门罩内雕刻着福禄寿三星图案。福禄寿三星是典型的道教神仙,保佑今天所有的游客福如东海、高官厚禄、寿比南山。

    斗杆魁星点斗独占鳌头、才高八斗连中三元是儒教追求;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”是佛教用语;福禄寿三星是道教神仙。在中庙山门前,儒释道三教合一、和谐共处。


    【天王殿】门内笑脸相迎,欢迎我们到来的是弥勒菩萨。他现在还是弥勒菩萨,但根据佛教教义:弥勒菩萨将在56.7亿年后,接替现任释迦牟尼佛祖的班,成为下一任的弥勒佛祖,所以人们也提前把他叫作“弥勒佛”。大家看他袒胸露腹、笑口常开,“深妙圆融笑纳天下事,慈悲大度乐助世间人”。

    天王殿两旁端坐的是四大天王: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,呼风唤雨,代表“风”;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,调弦音调,代表“调”;北方多闻天王手持宝伞,伞可遮雨,代表“雨”; 西方广目天王手持虬龙,蟠曲顺服,代表“顺”。百姓们把四大天王合供起来,祈求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大家看,四大天王分别抬起了一只脚,这是为什么呢?据说这和明太祖朱元璋有关:朱元璋少年时曾在安徽凤阳的龙兴寺出家,每天要打扫天王殿里的卫生。当时的四大天王就像这样端坐着,脚下的香灰不容易清扫干净,朱元璋于是就说:“你们四大天王的脚就不能抬一下吗?”刚说完,方丈喊他去挑水,等朱元璋回来一看,四大天王都抬起了一只脚。原来四大天王知道朱元璋是真龙天子金口玉言,所以一般明朝以后的寺院,四大天王都抬起了一只脚。

    弥勒菩萨背后的这位是韦驮菩萨。韦驮菩萨,是佛教的护法,负责保护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祖,降妖除魔。大家注意看韦驮菩萨手中的这根金刚杵,叫作“韦驮杵”。韦驮杵的摆放有三种姿势:一种是拄在地上,一种是横在胳膊上,一种是举在肩上。云游的和尚来到寺院,一看韦驮杵的姿势,就知道:拄在地上是不欢迎挂单常住,只能简单食宿;横在胳膊上是欢迎挂单常住;举在肩上是连简单食宿也不行。大家看我们中庙寺的韦陀杵是拄在地上的,那代表什么意思呀?


    【祭船】门内摆着一艘祭船,这是巢湖船民、渔民为了祈求风平浪静、水上安全。巢湖过去的运输、捕鱼,主要靠木船、帆船。为了避免风浪袭击、沉船溺水,船民、渔民都非常重视祭拜神灵,留下很多民间信仰和风俗禁忌。例如船头上拴船缆桩不能坐,大桅杆不能随便靠,船家行话“大将军(大桅杆)八面威风,二将军(缆桩)镇守乾坤”;吃饭时筷子忌讳横架在碗上,避免船只搁浅架滩;装饭不能说盛(沉)饭(翻),忌讳沉船翻船。


    【观音殿】“紫竹林中观自在,白莲座上现如来。”我们来看看观音殿。观世音菩萨尊号“大悲”,怜悯众生、拔除其苦、救苦救难,道场在浙江普陀山。观世音也叫观音,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,所以改名观音。请问大家观世音到底是男是女?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:根据佛教教义,菩萨已经超越了凡人的生老病死和性别差异,不存在性别了。但在外在形象上,还是有男儿形象和女儿形象之分。观世音菩萨在古印度是男儿形象,来到中国后受到众多女性的供奉,为了在女性房间里供奉方便,观世音的形象逐渐衍变成了女儿形象。

  最值得一看的是李大小姐灵位。李大小姐就是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的大女儿李经璹(小名鞠耦),大小姐的妈妈是李鸿章的继配夫人赵小莲。赵家可是安庆太湖县的名门望族,从状元赵文楷开始,一门四代进士;今天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就是赵家后代。李大小姐是相门千金,容貌娴雅,能诗、善琴,懂得奕棋、煮茗,对书画有很高的鉴赏力。但李鸿章选女婿却选中了一位40岁的清流名士张佩纶(比李经璹大17岁),女婿长相难看,而且结过两次婚。据说一开始赵小莲不满意这桩婚事,但李大小姐却认为“爹爹眼力必定不差”,同意下嫁张家,后来李大小姐的孙女就是天才女作家张爱玲。“来从无处之处而来,去到有处之处所去”,横批“仙路幽悠”。为什么李大小姐灵位供在这里?因为中庙旁边有座李文安公专祠,是李鸿章六兄弟祭祀父亲李文安所建的专祠;李鸿章六兄弟和他们儿子的灵位可以供在祠内,但女儿的灵位不能进祠堂(过去重男轻女)。刚好1889年李鸿章倡募重修了中庙寺,后来李大小姐的灵位才可以常伴观世音菩萨左右。


  【地藏殿】“地狱空时愿始息,众生尽后誓方休”。这说的是地藏王菩萨作为“大愿菩萨”,他发下宏大誓愿:“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;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”,意思是我只有将人世间所有的生灵超度完,才能证明佛法无边;只要地狱中还有我没转化的恶鬼,我就坚决不肯成佛。为什么地藏王菩萨要发下如此宏大的誓愿呢?根据佛教传说,释迦牟尼佛曾经嘱咐地藏王菩萨,要他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,未来佛弥勒未生之前(弥勒菩萨将在56.7亿年之后,经过“龙华三会”仪式后成为弥勒佛祖),负责教化娑婆世界众生,代替佛祖掌管天宫、人间、地狱,影应于十方世界,以不可思议的功德,救度众生、成就众生。所以地藏王菩萨以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“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”。在菩萨中,地藏王菩萨是愿力第一的,代表着“大愿”,与文殊菩萨的“大智”、普贤菩萨的“大行”、观音菩萨的“大悲”相呼应。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萨、四川峨眉山的普贤菩萨、浙江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、安徽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,并称为“中国四大菩萨”,他们的道场并称为“中国四大佛教圣地”。

    地藏殿正中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,(因为“安忍不动如大地,静虑深密如秘藏”,因此称为地藏)。地藏王菩萨两旁站立的分别是道明、闵公。唐朝时,地藏王菩萨降世在新罗国(今天韩国境内),作为王子的金乔觉,抛弃荣华富贵,渡海来华寻求佛法真谛,在安徽九华山修成正果。九华山大地主闵公(闵让和)的儿子道明,跟随金乔觉出家为僧,后来父亲闵公也拜入金乔觉门下为徒。儿子道明先出家,所以为师兄,站在地藏王左边的尊位;父亲闵公后拜师,所以为师弟,站在地藏王右边的辅位。地藏王菩萨作为“幽冥教主”,他掌管十殿阎罗、亡灵超度,周围站立着十殿阎罗,他们都是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的部下。


    【大雄宝殿】几乎所有寺院都有大雄宝殿,那“大雄宝殿”是什么意思呢?“大雄”是释迦牟尼佛祖的尊号,意思是雄大有力、能降伏四魔、威慑四方,凡是供佛释迦牟尼佛的宝殿,就叫“大雄宝殿”。正中供奉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祖,他掌管我们所生活的红尘俗世,也被人们俗称为“如来佛祖”。佛祖左边年长的是大弟子迦叶,右边年轻的是佛祖的学徒兼堂弟阿难。大弟子迦叶坚持修苦行僧,被称为“头陀第一”,他在释迦牟尼涅槃后召集众多弟子集结法会,为佛教的创立做出杰出贡献;阿难是佛祖的徒和弟,叫“徒弟”最准确,他有极好的记忆力,被称为“多闻第一”,用文字记录下释迦牟尼生前的一言一行作为经典,为佛教的传承做出杰出贡献。

    大雄宝殿的两厢塑造的是十八罗汉,佛祖释迦牟尼在涅槃之前,嘱咐十六位弟子不要涅槃,常住世间为众生造福德,这就是十六罗汉;来到中国后,加上中国的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,合称为十八罗汉。十八罗汉有的双目微暝,神态自若;有的怒目切齿,气势逼人;有的合掌当胸,若作祈祷;有的定目凝神,似在沉思。神态各异,栩栩如生。在佛祖身后的左边骑着青狮的是大智文殊菩萨,“大智”意思专管智慧,带给众生以智慧,使一切有情众生“得令富贵,果报圆满”。右边坐白象的是大行普贤菩萨,“大行”意思是教导众生要想有成就、有收获,就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得。大殿背面是海岛观音壁塑图,又名“渡海观音”。大悲观世音菩萨的“大悲”,意思是怜悯众生、拔除其苦、救苦救难。观世音左边为善财童子,右边为龙女。壁塑图上还塑造了善财童子“五十三参”的故事,意思是善财童子先后参拜了53位老师后,才选中观世音菩萨作为永久恩师。


    【放生池】佛教认为:“诸余罪中,杀业最重;诸功德中,放生第一”,也就是说杀生是最重的罪过,放生是第一的功德。放生池是激发众生慈悲心的手段,善男信女在此放生乌龟和鱼类,就完成一次善行,积了一份功德。

    【天湖井】这口天湖井号称“天下第一井”,因为上方是天,下方是湖,天湖之间的这口井是道教中丹井的最佳体现。“湖潮入洞,犹如钟鸣”。另外,天湖井也成为一口天然的风洞,改善了院落内的小气候。之所以号称“天下第一井”,因为井水容量天下第一,20.7亿立方米,千顷翠澜的巢湖水都是这口天湖井的井水。


    【伽蓝殿】“伽蓝”指的是僧众所居住的庭院园林。伽蓝殿供奉的是伽蓝神关羽,保护佛教庭院园林安危。关羽原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大将,大意失荆州,兵败麦城,被东吴名将吕蒙(安徽阜南人)所杀。关羽的头颅被送给曹操,葬在河南洛阳关林;身体被送给刘备,葬在湖北当阳玉泉山。关羽身首异处,魂灵来到玉泉山寻找老朋友普净和尚,希望借助佛法之力“还我头来”。普净和尚教化关羽:“这是因果循环,当年你斩颜良、诛文丑、杯酒斩华雄,过五关斩六将,谁找你要头来着?”关羽幡fān然醒悟,于是在佛教担任了伽蓝神,保护佛教庭院园林安危。这尊塑像表现的是关羽夜读《春秋》,左边是关平(关羽之子)“挂印封金”,右边是周仓“抬刀备马”。


  【方丈室】方丈室是寺院中住持居住的地方,住持是“住于世而保持法统传承”的意思,因为住持居住的地方“四方有一丈”,也就是有一丈见方,所以用“方丈”代指住持。


    【藏经阁】最后的三层楼阁叫作藏经阁,因为这里是用来存放佛教三藏经书的地方。所谓“三藏”,就是经藏、律藏、论藏,经藏是指释迦牟尼佛祖说法的经典;律藏是指佛教清规戒律的经典;论藏是历代高僧说法的经典。精通经藏、律藏、论藏这三藏的法师,就叫“三藏法师”,比如《西游记》中的唐僧就被称为“唐三藏”。藏经阁二楼供奉佛教的阿弥陀佛,三楼供奉道教的碧霞元君,依然保留着佛道文化融合的传统。

  大家平时念佛都念哪四个字?阿弥陀佛!对了,西方三圣殿正中供奉的就是这位阿弥陀佛,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。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,没有各种痛苦与危难,只会在生活上、精神上享受其他一切世界所没有的种种快乐,人人都向往到达这样的西方极乐世界,所以大家都要念佛——“阿弥陀佛”。我们念诵“阿弥陀佛”时还经常在前面加上两个字,汉字写作“南无”,但读作“南nā无mó”,意思是对佛敬礼、皈依。阿弥陀佛的左边是观世音菩萨,右边是大势至菩萨,他们共同协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前往西方极乐世界。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合称“西方三圣”。

    三楼供奉道教的碧霞元君(俗称“泰山老奶奶”),碧霞元君主要掌管四项:祈年、免病、求嗣、保寿,也就是祈求丰收、免除疾病、求得子嗣、保命长寿。

  

  【建筑艺术】

  中庙寺建在湖畔凤凰矶上,文峰塔建在湖中姥山岛顶,庙和塔隔着3.5千米的水面遥相呼应,形成互相借势互相借景的空间关系。中庙寺占地4亩,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,中轴线长度75米。中庙寺建筑现存三进院落,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着山门殿、大雄宝殿、藏经楼;因为凤凰矶的宽度狭窄,导致主体建筑面阔都只有三间。但设计者采用“小中见大”的设计手法,将两旁的厢房延伸至主建筑两侧,在视觉上造成主体建筑加上左右厢房有面阔五间的错觉。中庙一带湖陆风现象明显,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湖面,白天风从湖面吹向陆地。因为风力最高可达9级,所以中庙特别注重抗风设计。设计者将两旁的厢房延伸至主建筑两侧,提高了建筑整体的稳固性,也扩大了厢房的使用面积。三进院落从前向后依次升高,空间内聚性极强。当地普通民居的屋顶坡度都在1/4至1/5之间,而中庙三大殿的屋顶坡度都大于1/4,其中大雄宝殿的屋顶坡度接近1/2,这样有效地提高了抗风强度,减少了狂风对屋顶的破坏。建筑内部以木结构为主,抬梁式架构和穿斗式架构混合使用。山门采用硬山小瓦顶,正殿采用单檐歇山顶,建筑序列分明、主从关系严谨

    中庙临湖一侧的基座下,有天然形成的三个石洞。元朝时(1297年)道士利用中庙基座下的孔洞,改建成拱券xuàn式的桥洞,改称“鳌áo背洞”,在鳌背洞上建造殿宇。藏经楼前的院落中,从桥洞上方凿下一口天湖井,它号称“天下第一井”,因为上方是天,下方是湖,天湖之间的这口井是道教中丹井的最佳体现。“湖潮入洞,犹如钟鸣”。另外,天湖井也成为一口天然的风洞,改善了院落内的小气候。

  【昭忠祠】

   中庙因为位于庐州(今合肥市)和巢州(今巢湖市)的中间而得名。在它的旁边,还有一座“忠庙”,忠烈、忠诚的忠,那是淮军昭忠祠,是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为祭奠淮军阵亡将士而建立的祠堂,相当于烈士纪念馆。淮军昭忠祠又称“淮军忠烈祠”,俗称“忠庙”,位于巢湖中庙寺东侧,是1892年淮军创建三十年之际,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为祭奠和纪念淮军阵亡将士,经朝廷批准而建立的祠堂,被尊奉为淮军“总祠堂”。昭忠祠1893年动工,1894年竣工,由门厅、正殿、两厢组成,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,建筑面积990平方米,共有殿宇30间。正殿七开间,宏伟气派、梁柱粗大、雕梁画栋,供奉着淮军阵亡将士的神位。2012年修复的淮军昭忠祠,大门悬挂着李鸿章题写的匾额,正殿展览的图片选择了淮军组建·西法训练、淮军充当国防军、镇南关大捷、刘铭传抗法保台、甲午喋血、聂士成勇抗八国联军6个历史片段,粗略地勾勒出淮军轮廓。

  淮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,也是中国惟一一支由地方武装成长起来的国防军。淮军的功过是非存在一些争议,主要因为淮军曾经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;但在近代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中,淮军英勇无畏、功不可没,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。1912年,中华民国政府颁令,将全国昭忠祠一律更名为“大汉忠烈祠”。昭忠祠是巢湖市现存最大的古建筑,1982年成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 

    [注:全国建立的淮军昭忠祠有安徽巢湖、台湾高雄、江苏苏州、无锡、湖北武汉、河北保定,因为“庐州为淮军创始之地”,所以巢湖昭忠祠被尊奉为淮军“总祠堂”。清朝桐城文派大师吴汝纶撰写了《合肥淮军昭忠祠记》,指出淮军是从传统武装走向近代化的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;淮军的不朽,就在于它长期充当了近代国防的主力军,(“淮军旗鼓,独行中国垂卅年”)。淮军领袖李鸿章在奏折中回顾淮军历史时感慨:“淮军之起逾三十年,同时共存之人十不一二……庐州为各将士故乡……其后父兄子弟从征四方,长往不返,岁时霜露,良足感伤。”从此合肥流传下来一句俗语:“打仗要靠亲兄弟,上阵还是父子兵。”李鸿章还亲自撰写楹联“比闾牙戟,誓与同仇,当年蹈刃如归,真以一心回厄运;列镇旌麾,号为极盛,此日临觞太息,应思万骨聚成功。”(比、闾是古代户籍编制的基本单位,“令五家为比,使之相保;五比为闾,使之相受”,这里用“比闾”泛指乡里。)两广总督李瀚章(李鸿章大哥)撰写楹联:“云集下江兵,回思万众齐驱,决策早清狐兔窟;梦中故园客,何幸八荒无事,勒铭同上凤凰台。”中国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(淮军将领)撰写楹联:“升高以望东关,情随事迁,百战江淮如昨日;积厚仍归南岳,才为世出,再生申甫更何年。”四川总督刘秉璋(淮军将领)撰写楹联:“九州祠宇相望,魂魄有知,百岁犹思故乡乐;万古湖山不改,风云所聚,群灵疑拥怒涛来。”]

    

  【李文安公专祠】

  位于巢湖北岸淮军昭忠祠之东,是祭祀李鸿章父亲李文安所建的专祠。专祠和昭忠祠同步兴建(1893年动工,1894年竣工),分东西两宅,坐北朝南,前后四进,建筑宽度都是五开间,总计祠屋83间。专祠享殿中主龛供奉李文安公神位,东西两侧副龛供奉李鸿章兄弟六人神位(李瀚章、李鸿章、李鹤章、李蕴章、李凤章、李昭庆)。

  李鸿章父亲李文安(1801-1855年),清朝道光年间(1838年)考中进士,与湘军统帅曾国藩同年登科,所以后来让长子李瀚章、次子李鸿章拜曾国藩为“恩师”。李文安曾任刑部郎中、记名御史、诰ɡ赠光禄大夫,掌管司法牢狱之事。1855年夏天(咸丰五年农历五月二十三),李文安率领团练武装在中庙一带镇压太平天国起义,身体肥胖的李文安饮酒过度,又贪图凉快露宿在野外,结果“无疾而终”。这时儿子李鸿章正随清军大部队,在巢湖东关一带和太平军作战,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,慌忙赶来中庙奔丧。结果李鸿章刚刚离开,巢湖东关一带的清军就全军覆没了。李鸿章认为是父亲在中庙这块宝地保佑自己逃过一劫,所以一直想为父亲在中庙一带建一座专祠。得知要建淮军昭忠祠的消息后(1892年),合肥乡绅63人和巢湖乡绅48人,联名上书说李文安当年“督练乡兵剿贼捍患,功在桑梓”,请求捐建李文安公专祠。安徽巡抚沈秉成顺水推舟,上疏shū朝廷请旨建设。所以,李文安公专祠能够和淮军昭忠祠毗邻而建。

   [注:团练是中国古代地方民兵制度,在乡间的民兵也称作“乡勇”。清朝晚期,政府军队八旗、绿营严重腐化而削弱了战斗力;为了镇压农民起义,清政府允许地方乡绅自办团练乡勇,实现地方自保。]

    专祠内原本有张之万、张之洞、翁同龢、张佩纶⒄等题写的匾额、楹联。遗憾的是,专祠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拆除办厂,目前残存东宅三进食堂和四进厨房,断壁残垣间清晰可见当年专门烧制的墙砖,每块墙砖上都有珍贵的督造文字。

    [注:张之万(1811-1897年,河北人),是张之洞的哥哥,清朝道光年间(1847年)科举状元,官至东阁大学士。张之洞(1837-1909年),在洋务运动中提出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,在担任湖广总督期间,对湖北省的发展影响深远。翁同龢(1830-1904年,江苏人),清朝咸丰年间(1856年)科举状元,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,先后担任同治、光绪两代帝师。清流名士张佩纶是李鸿章女婿,与李鸿章的女儿李经璹(小名鞠耦)婚配,他为李文安撰写楹联:“清湘以南,长淮以北,异人各建一军;云雷奋起,开后来卢矢彤弓;试看藏箧遗书,纸上犹留当日泪。姥山之下,巢湖之阴,要地曾经百战;烟水苍茫,听向晚棹歌渔唱,指点沉沙折戟,空中疑拥驭风幢。”]

  

  【白衣庵】

  位于巢湖北岸,坐落在与中庙凤凰矶(西矶)并列延伸至湖的红石咀(东矶)上。白衣庵内原供观世音菩萨,为禅门女性修心养性之所;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(1690年),清朝嘉庆年间(1802年)重修;1986年以后重修两进两厢殿宇共14间。山门一副对联“白业临三界,衣钵蕴七级”,上下联首字为“白衣”。第一进天王殿,供奉着弥勒菩萨、韦驮菩萨、四大天王;第二进大雄宝殿,供奉着三世佛,三世佛分别代表三方世界中的佛。中间这尊是中方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,他是佛教的创始人,被民间称为如来佛祖。左边的那尊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琉璃光佛(简称“药师佛”),他手持五色宝塔,能除生死之病,故名药师;能照三界之暗,故名琉璃光。右边那尊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,他手持金台,意思是众生死后,由他用金台接引到“西方极乐世界”。因此,阿弥陀佛又被称为接引佛。

    白衣庵前湖后田,面朝千顷翠澜。背靠田园风光。白衣庵前的西南角,据说有一块一平方米的“无风地”,无论巢湖刮什么风、多大风,你站在这块神奇之地内都感觉不到风。白衣庵西南下方还有一座善财古洞,是紫红色的砂砾岩长期被侵蚀而逐渐形成。

  【王家咀村土地庙】

  土地庙也称为社庙,供奉道教最小的神仙——土地神(土地公、土地婆)。土地神保佑一方平安、土地丰收,是农村百姓的保护神。因为土地神级别不高,所以全国的土地庙绝大多数造型简单,散落在田间地头,简陋的甚至只有一方小小的神龛。巢湖流域对土地神的信仰最为普遍,几乎村村皆有土地庙。王家咀村土地庙却是一座院落,飞檐翘角神像庄严,堪称中国第一土地庙。土地庙中供奉的土地公、土地婆慈眉善目、和蔼可亲;左右两旁站立童男童女陪侍。横梁上挂“有求必应”牌匾,左右抱柱楹联为:“视之不见求之应,听则无声磕则灵”。还有一幅楹联耐人寻味:“莫笑我老朽无能,许个愿,试试;那怕你多财善贾gǔ,不烧香,瞧瞧”,既有土地神的慈悲为怀,也有倔老头的凡人脾气。院落中有一棵500年的柏树遮天蔽日,柏树为“百木之长”,因为柏树斗霜傲雪、坚毅挺拔,是正气、高尚、长寿、不朽的象征。树下有一口铁铸香炉,炉上铸有“王家咀村土地庙”字样。王家咀村土地庙为何规格如此之高?为中国土地神信仰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。

  

  【碧桂园滨湖城】

  中庙碧桂园滨湖城,从2007年开始建设,是广东碧桂园集团在安徽投资的第一个项目。碧桂园一期项目占地2700亩,规划入住近万户,已开发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(其中住宅72万平方米),包括多层、高层和别墅洋房,以及宾馆、商业街。滨湖城凤凰酒店2011年开业,致力于打造“一个五星级的家”,主楼高六层,拥有三百间客房。

  

  【四顶山】

  位于巢湖北岸的肥东县长临河镇,“一山分四顶,三面瞰平湖。”四顶山海拔174米,四峰并列,仿佛倒置的香炉四足朝天。传说东汉炼丹理论家魏伯阳(151-221年),带着三个弟子“入山作神仙丹”。仙丹练成之日,魏伯阳想试探一下弟子修道的诚心,就让这种仙丹具备让人昏迷假死的药效。魏伯阳先把仙丹喂给白犬,白犬立刻昏死过去;然后魏伯阳自己也服用仙丹昏死过去;只有一位姓虞的弟子对师父很忠诚:“我师父不是凡人也,他服丹而死,肯定不会没有意义的!”所以姓虞的弟子也服用仙丹昏死过去。其他两位弟子怕死不肯服用仙丹就下山走了。魏伯阳起身后,将自己的仙丹塞入姓虞的弟子口中,又喂给白犬,师徒白犬一起得道成仙。刚好有个樵夫进山砍树,魏伯阳就修书一封寄给下山的两位弟子,两人才后悔不已。如今四顶山腰还有一口炼丹池,池水终年不干。传说魏伯阳炼仙丹留下的丹砂仙粉,经常映着朝霞大放异彩,所以“四顶朝霞”成为庐阳八景之一。清朝庐州府学正朱弦,(相当于今天的教育局局长),非常怀疑四顶朝霞的真实性,亲自来到四顶山考察,真的发现“旭日东升,奇光四射,恍乎涌五色琉璃中”。这位教育局局长用科学理论解释了四顶朝霞的原因:因为四顶山三面瞰平湖,大量的水气折射光线形成这种奇观。

    唐朝时,四顶山上建起一座佛教寺院,后来定名朝霞寺,寺门上的对联很有气势:“山势东来犹望蜀,湖波西下欲吞吴。”反映出三国时期曹魏、东吴、蜀汉三足鼎立的格局。唐朝诗人罗隐写下《四顶山》诗歌:“胜景天然别,精神入画图。一山分四顶,三面瞰平湖。过夏僧无热,凌冬草不枯。游人来至此,愿舍发和须。” 如今朝霞寺只剩下一片遗址,山顶的一口古井历经沧桑。明朝这里又建起一座朝霞书院,培养成一批儒家学子。1937年,和平将军张治中在四顶山建起西式结构房屋三间,取名“朝霞小筑”。

  【陷巢湖】

  东晋干宝《搜神记》有一篇《陷巢湖》的神话故事:很久以前,巢湖地区有一天长江水暴涨,淹没了原来干涸的河道,渔港内出现一条巨大的鱼,重达万斤,过了三天巨鱼才死,全城的人都来分吃鱼肉。惟独有一位焦姥(焦姥的娘家姓宁),也就是焦家的老太太不吃鱼。忽然来了一位老头说:“这巨鱼是我的儿子啊,不幸遭遇此祸,惟独你不吃我儿的肉,我要好好报答你。如果城门东面的石龟眼睛变红(无论什么原因),全城就要陷落为湖。”焦姥每天都去看石龟,有位小孩很惊讶,焦姥就把实情告诉了他。小孩故意捉弄焦姥,悄悄用朱砂涂在石龟眼睛上。焦姥看见石龟眼睛变红,赶忙和女儿焦姑一起招呼大家逃出城去。有位青衣童子说:“我是龙的儿子”。他指引焦姥登上山顶,而全城陷落为湖。传说“陷巢湖”时,因为看见众多百姓在水中挣扎,焦姥舍身化作姥山让百姓避难;焦姥的女儿焦姑化作姑山;焦姥跑丢的两只鞋化作鞋山。学者第一次提出,姥山远看仿佛水神焦姥仰躺在湖面上。事实上姥山是一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湖心岛,远看是三山,近瞧有九峰。

  [注:《搜神记·陷巢湖》的原文:古巢,一日江水暴涨,寻复故道,港有巨鱼,重万斤,三日乃死,合郡皆食之。一老姥独不食。忽有老叟曰:“此吾子也。不幸罹此祸,汝独不食,吾厚报汝。若东门石龟目赤,城当陷。”姥日往视。有稚子讶之,姥以实告。稚子欺之,以朱傅龟目;姥见,急出城。有青衣童子曰:“吾龙之子。”乃引姥登山,而城陷为湖。]

  

  【湖上三山】

  姥山是巢湖中最大的岛屿,与姑山、鞋山,一起构成湖上三山。传说“陷巢湖”时,焦姥舍身济世,化作姥山。事实上姥山是一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湖心岛,全岛面积0.86平方千米,整体呈椭圆形,远看是三山,近瞧有九峰,主峰海拔105米。姥山植被覆盖率高达80%以上,林木葱郁,是八百里巢湖的“湖上绿洲”。山顶的文峰塔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(1631年),因明末农民起义停工,直到清朝光绪年间(1878年)才续建完工。山腰的华藏净寺,原本是祭祀巢湖水神焦姥的圣妃庙,始建于西晋。南麓有一座天然避风港——南塘,是元朝末年俞廷玉父子、廖永忠兄弟率领巢湖水师屯寨姥山时修建。

  姥山岛位于巢湖湖心,距离巢湖市中庙3.5千米,距离庐江县齐头咀4千米,北岸7里南岸8里,所以民间流传着“上七下八”的说法。

  姥山向西8千米,湖中有一座姑山。姑山海拔82米,传说是焦姥的女儿焦姑被巨浪冲至远方化作,(也有人称作“孤山”)。1964年,郭沫若游览巢湖时写下:“遥看巢湖金浪里,爱她姑姥发如油。”“姑姥”指的就是姑山和姥山。

  姥山西北侧有两块礁石,相隔不远,形似两只鞋,称为鞋山。传说“陷巢湖”时焦姥跑丢的两只鞋,化作了鞋山。据说鞋山一带水域就是长江鲥鱼游的繁殖地。

  [注:姥山山体由凝灰岩、安山岩等组成,东西最长1200米,南北最宽700米。整个巢湖以中庙—姥山—齐头咀—线为界,划分为东半湖和西半湖,东半湖大西半湖小(面积大约是2:1),东半湖深、西半湖浅,东半湖石、西半湖沙(东半湖岩石基岸较多,出产巢湖石;西半湖因为入湖河流多,带来大量泥沙)。]

  

  【三星献瑞】系朴树、榔榆、黄连三棵树和谐共生,似福、禄、寿三星迎宾献瑞,和顺安康,吉祥如意。

  

  【虎塘塔影】老虎塘,因塘边老虎峰得名。文峰塔倒映池中相映成趣,深潭映塔,风景如画。 

  

  【三孔汇翠】三孔桥,因桥有三孔而得名。驻足桥上,山清水秀,茂林修竹,碧水汇翠。

  

  【空谷传音】传音谷,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地质景观。漫步山谷,踏步回音。

  

  【踏浪听涛】信步栈道,似踏浪而行;湖风拂面,听阵阵涛声。

  

  【千顷翠澜】此景系南宋词人姜夔泛舟巢湖写下的《满江红(送神迎神曲)》词句“仙姥来时,正一望、千顷翠澜”而得名。 犹如湖面风来,绿波千顷。

  【揽风入怀】四方亭,揽四面来风,观八方美景。

   

  【幽谷怀夫】夫子,旧时称服劳役的人。此地为建造文峰塔夫子的聚集地,父子洼因此而得名。仰望文峰塔,不禁怀念曾为此付出血汗的夫子们。

  

  【水师遗踪】

   姥山南麓有一座天然避风港——南塘,是元朝末年俞廷玉父子、廖永忠兄弟率领巢湖水师屯寨姥山时修建。南塘船坞全用大石料垒筑而成,历经五百多年的风浪侵袭,遗迹依然可见。元朝末年(1354年),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和元朝蒙古军作战,正在苦恼自己没有一支像样的水师,俞廷玉父子、廖永忠兄弟率领巢湖水师前来投奔,朱元璋还亲自来到巢湖姥山收编水师。

  [注:当时在姥山北麓也建有船坞,称为北塘,但今天已经没有遗迹可寻了。考虑到巢湖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,夏季以偏南风为主,冬季以偏北风为主,古人就建立南北两座船塘。

  据说这支巢湖水师有上千艘船只,1355年打败元朝水师后,挥师渡江作战,“克采石(马鞍山)、取太平(马鞍山到芜湖一带)、定金陵(江苏南京)”,为朱元璋的统一大业奠定了胜局。因为俞氏家族(蒙古族)为建立明朝江山立下汗马功劳,朱元璋封俞廷玉为“河间郡公”,长子俞通海为“虢国公”,次子俞通源为“南安侯”,三子俞通渊为“越巂侯”(镇守四川);就连俞通海的女儿也被封为“金花公主”,女婿周大三为“定国侯”(朱元璋还让周大三也改成了俞姓)。俞氏家族“一门忠烈四父子,册封两公并三侯”,朱元璋还给俞家颁发了“免死铁券”,也就是犯了死罪也可以免除;并钦定在巢湖城北建设俞府村。廖永安、廖永忠兄弟也是战功显赫,被朱元璋称赞为“功超群将,智迈雄师”,但不幸的是哥哥廖永安(1320-1366年)在攻打吴王张士诚时被俘虏,囚禁八年时间至死不肯投降,忠诚之心让朱元璋深受感动。]

    

  【渔村】

  大家可能想像不到,我们来到四面环水的火山岛上,还能看到这样一片田园风光——渔村、茶园、枇杷坪……明朝末年合肥知县熊文举写过一篇《姥山记》,将姥山岛描绘成一片世外桃源,说当时的岛上有百户人家,民风淳朴,睡觉时都夜不闭户。现在岛上的渔村集中在北船塘和南船塘之间,一栋栋渔民建筑各具特色,农家餐厅茶馆点缀其间。上百户村民靠水吃水,主要以捕鱼业为生,兼做农家餐厅茶馆和土特产销售。

    沿着山坡是一片茶园风光,因为姥山岛的地气比较温暖,再加上常年水气滋养,所以姥山野茶品质上乘。姥山枇杷、居巢石榴、居巢花红(小苹果)、烔炀滩梨,并称巢湖四大水果。姥山枇杷在岛上生长条件良好,所以具有色泽金黄、皮薄肉厚、汁水浓甜的特点。

  [注:明朝末年合肥知县熊文举(1595-1668年)《姥山记》: 焦湖旷渺,相传一百八十里。有山如螺,浮于其中。字之曰姥,盖历阳之故事也。山之上建浮屠,本形家言,增庐郡人文之胜,吏其土者,实主之。余以老秋,溯洄登涉,盖综广材伐石之事焉。夫山卓立湖心,孤矣。近揽之,又复逶迤蜿蜒,风气阻蓄,乃宅百家。诸文学利其幽僻,选社结盟,藜火荧荧,上冲霄汉。余饮龙生草堂,生告余:是村跬步之外皆水,非筏不通,居人淳庞,外户可以不闭。余语龙生,是何必问津武陵,若使春水一棹,经过桑麻楚楚,四面桃花,水天一色,正不辨山之为姥也。少顷渡湖,夜宿中庙。庙在湖滨,楼阁峭起。凭栏怅望,湖耶?水耶?岚光耶?英英白云耶?是出没者凫鸥耶?隐现者叶舟耶?渔灯个个耶?立而端详所谓姥山者,是耶?非耶?有耶?无耶?余不能言其际矣。

  每年6月份是枇杷成熟季节。枇杷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,果皮黄色或橙黄色,气味清香,口味甘甜酸。(明朝李时珍)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枇杷能润五脏、滋心肺”,所以有一味中成药叫作“川贝枇杷露”,将枇杷叶入药,用来祛痰止咳、生津润肺、清热健胃。]

  

  【状元亭】

  古代流传“姥山尖一尖,庐州出状元”的民谣,所以明清两朝历时247年修建文峰塔。这座状元亭就是为了纪念庐州合肥古代出了5位状元。据学者考证,唐宋科举史上合肥先后有五位状元,唐朝状元卢储是安徽第一位状元;唐朝状元李群18岁参加科考竟然迟到;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状元伍乔,被皇帝把文章张贴在京城作为全国范文;北宋状元杨寘连中三元,哥哥杨察也曾高中榜眼(第二名);南宋武状元王国,打遍天下无敌手。

  [注:科举考试分为四级:⑴童生参加院试,合格者称为秀才;⑵秀才参加乡试,合格者称为举人,第一名叫解元;⑶举人参加会试,合格者称为贡士,第一名叫会元;⑷贡士参加殿试,合格者称为进士,第一名叫状元,第二名叫榜眼,第三名叫探花。连续考中解元、会元、状元,被称为“连中三元”。]

   

  【护塔狮】

  这块大石头,有几分像狮子;因为位于文峰塔下面,所以称作“护塔狮”。“护塔狮”旁有个茶馆,主人叫作范仁义,他1999年开始在姥山岛创业,并自封为民间艺术团团长,常年拉二胡、唱民歌、唱黄梅、讲故事,为游人助兴。

  


  【文峰塔】

  文峰塔耸立在巢湖中心姥山之巅,雄伟壮观,是观赏巢湖风光的最佳处。文峰塔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的1631年,古代流传“姥山尖一尖,庐州出状元”的民谣,庐州知府严尔圭(1622年考中进士)为印证民谣多出人才,开始修建文峰塔,希望“地脉兴”而“人文焕”。塔刚建到第四层,就因为明末农民起义而停工(传说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扬言,要活捉庐州知府严尔圭)。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的1878年,合肥人李鸿章倡导募捐,(委派江苏候补道吴毓芬督造),续建了上面三层,才使文峰塔最终完工。文峰塔虽然有砖雕佛像,但建塔的目的却和佛教无关,主要是为了“补山水之形,助文风之盛”,祈祝合肥文风昌盛、学子考取功名,所以取名文峰塔。

  文峰塔高51米,共七层,八角形,层出飞檐,檐悬铁铃,塔体为条石青砖结构,塔身有外壁、回廊、塔心三个部分组成。进入塔内,门梯交错,133级台阶,左拐右旋如入迷宫。文峰塔壁四周有砖雕佛像802尊,石刻匾额题词25件。塔门“梯云”二字,是明朝庐州知府严尔圭题写;他还在第一层题字“奎光映斗”(奎宿耀光辉映斗宿,是文运昌明﹑开科取士的吉兆)。第七层,明朝末年崇祯皇帝题字“三元叶吉”,清朝李鸿章题字“擎天一柱”,大哥李瀚章(两广总督)题字“举头日近”,三弟李鹤章题字“钟灵太乙”,淮军将领张树声(两广总督、加太子少保衔)题字“势如涌出”。传说李鸿章还留下一首诗歌:“巢湖好比砚中波,手把姑山当墨磨。姥山塔如羊毫笔,够写青天八行书”。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想象,把巢湖比作一方歙砚,把姑山比作一方徽墨,把姥山塔比作一支宣笔,把青天比作一张宣纸。

  [注:第二层,明朝严尔圭题字“层云一驾”,合肥知县熊文举题字“中天佛日”、“天斗青藜”;清朝李鸿章在文峰塔建成后,亲自撰写《姥山塔碑记》(遗失),江苏候补道吴毓芬书写《姥山四季歌》(位于二层门顶)。第三层,明朝熊文举题字“肇启三台”,南海罗惠题字“彩笔凌空”。第四层,清朝淮军将领吴长庆题字“中立不倚”,吴毓芬题字“天心水面”。第五层,李鸿章题字“文光射斗”,龚照瑗 (清政府驻英公使)题字“五云瑞荫”。第六层,淮军将领刘铭传(中国台湾首任巡抚)题字“中流一柱”,淮军将领周盛波题字“秀挺湖中”,淮军将领丁寿昌题字“最上法乘”,淮军将领唐定奎题字“奎光耀斗”。塔内还有“中天佛日”等题字。]

  文峰塔底四层是明朝1631年建,上三层是清朝1878年修,历经明清两朝247年,可算是世界建造时间最长的宝塔。1998年,文峰塔成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

  【华藏净寺】

  华藏净寺位于姥山九峰之一的羊子峰上,追根溯源这里原本是一座祭祀巢湖水神焦姥的道庙,叫作“圣妃庙”,始建于西晋年间(公元284年)。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至此,拨款重修圣妃庙,并改名为“圣姥庙”。清朝末年(1880年)李鸿章续建文峰塔时,用剩余的材料重修圣姥庙,改名为“巢湖古庙”。如今古老的道庙已改为佛寺,因为希望构建“七重宝树围金界,五色云华拥画梁”的清净之地,所以改名为“华藏净寺”。华藏是“莲花藏世界”的简称,莲花藏世界是一个庄严、美妙、圆融、和谐、清净的世界。

  [注: 焦姥被神化为巢湖水神之后,就具备了主管湖泊治安、护佑居民康宁的法力,“平居则安流而济舟楫,遇难则扬波而杜寇戎”,百姓安居乐业时风平浪静帮助船只顺利航行,国家战乱频繁时波涛汹涌阻止敌军侵犯家园。古代廊柱上镌刻有唐朝诗人罗隐《登巢湖圣姥庙》:“临塘古庙一神仙,绣幌花容色俨然。为逐朝云来此地,因随暮雨不归天。眉分初月湖中鉴,香散余风竹上烟。借问邑人沉水事,已经秦汉几千年”。南宋词人姜夔《满江红》:“仙姥来时,正一望、千顷翠澜。旌旗共、乱云俱下,依约前山。命驾群龙金作轭,相从诸娣玉为冠。向夜深、风定悄无人,闻佩环。神奇处,君试看。奠淮右,阻江南。遣六丁雷电,别守东关。却笑英雄无好手,一篙春水走曹瞒。又怎知、人在小红楼,帘影间”。庙内保存下一只香炉(铜质2.5千克),炉底铸刻有“正德年制”的字样(正德1505-1521年,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);还珍藏着乾隆敕封的一块金字木牌,上写“羊子山头施化雨,巢湖水面布慈云”。]

  [注:李鸿章重修的巢湖古庙为砖木结构,三进两厢(共有殿宇24间)。1998年受安徽省佛教协会妙安会长委托,住持智文法师来到姥山将巢湖古庙重新修葺,改为两进(共有殿宇30间)。智文法师(俗姓王,巢湖市人),是巢湖市佛教协会会长,同时还掌管巢湖市鼓山寺。]

  华藏净寺坐北朝南,院落里有一块神奇的“羊角活石”,形状有点像羊头上的角,颜色有点粉红。据说这块“羊角活石”还在缓慢生长,它周围地面的水泥地砖都被活石撑裂开来;院外西侧也有一块“羊角活石”,里应外合组成一对“羊角”

  

  【月老牵缘】

  寺前有两棵百年的古树,传说1955年黄梅戏电影《天仙配》剧组,就是根据这两棵树为原型,塑造了戏中的槐荫树,董永和七仙女就是在槐荫树下相识相恋。所以青年男女都喜欢来到这两棵古树下,请求“月老树做媒”,结下美好姻缘。

  [注:华藏净寺门前的古树只是和“槐荫树”相似,它实际上是肥皂荚树(俗称肉皂角树),“皂荚树的叶片是小小的,有点像槐树的叶子。小小的叶子一串串,一层层,长得密密麻麻,结成了一顶巨大的绿色的帐篷”。肥皂荚树的果实叫作肥皂角,作为古代的肥皂,它用水煎熬后可以用来洗涤去污;而现代的“肥皂”都是化学品了。皂荚树和肥皂荚树是同科不同属,皂荚树长刺,肥皂荚树不长刺;果实都有微弱的毒性,其中肥皂角比较肥厚。

  寺前的角落还树立一根高竿,那是姥山全自动气象观测点,它采取太阳能供电方式,可以全天候地自动采集气压、温度、湿度、风向、风速、雨量六个基本气象数据(六要素),然后采用GPRS通信方式,向区域气象站传输气象资料。姥山全自动气象观测点,一方面可以长期获取巢湖气象的第一手材料,另一方面也可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,为气候分析、抗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。]

  东晋干宝《搜神记》有一篇《焦湖庙巫》的神话故事:巢湖(也称为焦湖)姥山岛上的圣妃庙中一块神奇的柏木枕头,(有些人称它为“玉枕”),枕头上有一道小裂缝。当时山东单县人杨林是位商人,从水路经商经过巢湖姥山岛,到圣妃庙来拜神祈求。庙中巫师问杨林:“你是祈求美貌的妻子吧?”杨林说:“非常荣幸。”巫师便让杨林靠在柏木枕头上,杨林在梦中钻进了枕头上的裂缝,看见一所朱漆大门的豪宅,豪宅的主人赵太尉 (相当于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)将女儿嫁给了杨林。杨林夫妇生下的六个儿子,都当上了朝廷的秘书郎(掌管图书经籍)。杨林在梦中经历了几十年的美满生活,没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;忽然一觉醒来,发现自己只是在枕边做梦,杨林悲伤难过了很久很久……据学者考证,唐朝传奇小说黄粱美梦、南柯一梦都是从《焦湖庙巫》改编而来。

   [注:唐朝沈既济《枕中记》(黄粱美梦)是从《焦湖庙巫》改编的一则传奇小说:有位卢生在一家店里向一位道士诉说自己的贫困。道士得知他的情况后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,对卢生说:“你枕着这个枕头睡,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”。这时,店主人正在煮饭(黄色的小米饭),离开饭时间尚早,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,先睡一会。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。卢生一梦醒来,小米饭还未煮熟。据学者考证,唐朝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(南柯一梦)也是从《焦湖庙巫》改编的一则传奇小说:有位叫淳于棼的人,喝醉酒后躺在大槐树下睡着了。在梦中,他被使者接到大槐安国,当上国王的驸马,担任“南柯太守”二十年,与金枝公主生下五男二女,荣耀一时。后来他和檀萝国交战打了败仗,金枝公主也病死了。在被遣送回乡的路上,淳于棼一觉梦醒,醒来后发现“大槐安国”只是槐树洞中的一窝蚂蚁。]

    

  【万竹堂】

  山谷间有万竿翠竹掩映,叫作“万竹堂”。如果您穿行在竹海中,就像穿行在碧玉的丛林,穿行在竹文化的长廊。古代文人把竹子人格化了,赋予它许多人的高贵品质:竹竿笔直,象征正直;竹管有节,象征有气节、有节操;竹管空心,象征虚心、可包容;竹质不容易弯曲,象征威武不能屈;竹叶冬天常绿,象征贫贱不能移;竹子开花便会死去,象征富贵不能淫。清朝文人郑板桥一生爱竹,他评价竹子“未出土时先有节,已到凌云仍虚心”,意思是竹笋还没长出土层的时候,就有气节、有节操了;就算竹竿长得再高,仍然会虚心向上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说过:“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”,没有肉吃会使人瘦弱,没有竹子会使人俗气;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,所以宁愿吃饭时没有肉,也不能住的地方没有竹子。我们巢湖地区的一道菜,很好地解决了无肉瘦和无竹俗的难题,那就是……竹笋烧肉!

    [注:北宋苏东坡《于潜僧绿筠轩》: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人瘦尚可肥,士俗不可医”。]

  

  【三友亭】

  三友亭的“三友”,指的是岁寒三友——松、竹、梅。因为寒冬季节,花木凋零,只有“青松挺且直”、翠竹不凋零、寒梅傲雪开,古人将松、竹、梅赋予精神象征,一方面象征玉洁冰清、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,另一方面也象征常青不老、旺盛的生命力。

  

  【姥山七奇】

  民间传说姥山岛有七大奇怪之处:空谷传音、羊角活石、石山喷血、精龟浮水、螃蟹吐沫、塔顶夜光、寿星观月。姥山岛因为是个火山岛,所以地下有很多地方是空的。游客在山道上行走时跺跺脚,有时会听到地下传来回声和震动,据说岛上发现过大大小小十几个空洞。传说文峰塔的塔刹,夜晚会大放异彩。夜晚的塔身在月光照耀下仿佛“寿星观月”。
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911648573 传真:18911648573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