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旅游景点 > 巢湖冯玉祥旧居

巢湖冯玉祥旧居

关键词:冯玉祥旧居 巢湖冯玉祥旧居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巢湖城市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ahch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7354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冯玉祥(1882-1948年),字焕章,安徽巢县(今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)人。冯玉祥,杰出的爱国将领、民主战士、中国共产党人的挚友,他生活俭朴、治军严明、嫉恶如仇,被称为“布衣将军”。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组织中华民国国民军,担任总司令;1925年冯玉祥担任西北边防督办,所率部队被称为西北军;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,冯玉祥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帮助下,于内蒙古五原誓师,与北伐军会师,完成了北伐战争。1933年冯玉祥成立察哈尔抗日民主同盟军,担任总司令,坚决抗日收复失地;为促进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,作出重要贡献。周恩来评价说:“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!” 

  [注:夏阁镇的得名,传说商王成汤打败夏王桀之后,把夏王桀流放到南巢(今巢湖市)软禁起来,途中经过夏阁镇时,将他们暂时囚禁在楼阁之中。]

  【前院】冯玉祥旧居是1936年冯玉祥将军回故乡捐资兴建,属于江淮地区民居风格,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故居分为前后两大院落,前院主要有门厅和议事厅,后院主要有书房、卧室、侍卫室。大门上方“冯玉祥故居”五个字,是由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;前院的门厅现在改成了接待室。

  冯玉祥旧居,系1988年冯玉祥诞辰106周年暨罹难40周年之际进行全面维修,并将议事厅开辟为《冯玉祥将军生平事迹陈列室》; 2006年成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旧居现占地面积4690平方米,建筑面积432平方米。]

  冯玉祥将军的全身塑像高3米,是1992年冯玉祥诞辰110周年时树立。在右边绿化带中,大家看到一块“碧海天心”石碑,这是由美术大师吴作人,1988年为纪念冯玉祥将军罹难四十周年题写,称赞冯玉祥将军胸怀天下,坦荡正直。

  [注:吴作人(1908-1997年),安徽泾县人,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。] 

  这是故居的议事厅,现在开辟为《冯玉祥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》,让我们缅怀将军传奇的一生。厅门两旁有一幅木刻楹联: “纵横世事舒豪气,叱咤风云壮布衣”。这幅楹联是程思远题写。楹联指出冯玉祥从士兵起步,由排长、连长、营长、旅长、师长,一直做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,并且生活俭朴,常年穿着灰色布衣,被人称为“布衣将军”。冯玉祥的一生,是不断追求进步的一生,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。周恩来评价说:“冯玉祥将军是一位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!”

  [附:程思远(1908-2005年)早年是桂系军阀的核心高参,曾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。]

  议事厅基本保持了1936年建造时的原貌,这两尊铜像分别是冯玉祥将军和小儿子冯洪达(1930-1993年),冯洪达留学苏联学习海军专业,回国后担任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保部部长、大连潜艇学院院长、北海舰队副司令员,海军少将军衔。这两尊铜像是由冯玉祥将军的儿媳余华心捐赠给故居的

  

  〖苦难童年,军旅成长〗冯玉祥的父亲冯有茂,早年是个泥瓦匠,后来走出巢湖,在清朝淮军里担任一名小小的哨官(负责警戒放哨);冯玉祥的母亲游氏(山东济宁人),曾经生下七子,但因为家境贫寒,五子夭折,活下来的长子叫作冯基道(国民党陆军少将),次子叫作冯基善,后来改名冯玉祥。

  1882年,冯玉祥出生在直隶(今河北)青县兴集镇,11岁时(1893年)母亲去世。为了生存,正在读私塾的哥哥冯基道只好参军当了骑兵;因为交过的学费不能退,冯玉祥就在哥哥的私塾读了一年半的书。正好父亲所在的军营有了一个空缺名额,因为占了这个名额就可以领到军饷,所以很多人来争。管带(苗开泰)知道冯有茂家庭困难,也知道他有个次子在家但不知道名字,为了先占先得,随手就在花名册上写下“冯玉祥”,这一年冯玉祥11岁。1905年,23岁的冯玉祥成为第三营后队排长,顶头上司(王化东)赏识他的才能,就介绍了亲戚的女儿刘德贞许配给冯玉祥。

    1910年,28岁的冯玉祥已经成为清朝北洋军队中的一名管带(统辖一营的长官)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,冯玉祥也在(河北唐山)滦州起义,“反对帝制、拥护共和”,进攻天津。虽然滦州起义失败了(冯玉祥被革职),但因为靠近京城,所以震动不小,有力地响应了南方的(湖北)武昌起义最后夺取胜利。这是冯玉祥后来在山东泰山为滦州起义牺牲将士建立的纪念碑。

  1912年冯玉祥来到北京,投奔安徽老乡陆建章。陆建章正在编练五个营,他很器重冯玉祥,不仅委任冯玉祥为营长,而且授权冯玉祥可以招兵买马自己练兵。冯玉祥开创了两个先河:一是编写了《800字课本》,开创军队文化课的先河;二是谱写军队歌曲,开创中国军歌的先河。

  [注:陆建章 (1862-1918年),安徽蒙城人,担任北洋军军政执法处处长,陆建章的夫人是冯玉祥原配夫人刘德贞的姑妈。冯玉祥《爱百姓歌》:“军人须知爱惜百姓,我之粮饷,民所供。食民之膏,衣民之脂,遇有病患我们保。平内乱,御敌扰,不使百姓受苦恼。纪律严,名誉好,军民一体国之宝。”]

  1914年冯玉祥担任北洋政府时期的第十六混成旅旅长,就是这支混成旅,后来发展成为叱咤风云的西北军。冯玉祥极力反对封建复辟,1915年袁世凯复辟,他不愿和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作战;1917年张勋 “辫子兵”复辟,他又响应皖系军阀段祺瑞(合肥人)讨伐张勋。这个时期的冯玉祥,虽然没有明确的革命纲领和思想的指导,但是一直坚持民主、反对独裁。

    〖响应北伐,五原誓师〗1921年冯玉祥担任陆军第十一师师长(从属于直系军阀吴佩孚),接任陕西督军,在苏联的支持下扩充地盘,发展自己的“西北军”。因为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,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,冯玉祥、胡景翼、孙岳联合发动北京政变,在北京组织中华民国国民军,冯玉祥担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。为了彻底斩断封建复辟的祸根,冯玉祥派部下鹿钟麟发动“逼宫事件”,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。冯玉祥邀请孙中山先生来北京主持国家大计,但孙中山先生不幸肝病复发,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与世长辞。(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,中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)。1925年的冯玉祥,被段祺瑞和奉系军阀张作霖排挤走,担任西北边防督办,所率部队被称为西北军。

  1926年,冯玉祥在共产党李大钊(1889-1927年)的支持鼓励下,前往苏联考察,学习革命经验;途中经孙中山秘书(徐谦)介绍,加入中国国民党(当时是国共合作时期),为冯玉祥的革命史揭开了新的一页。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,冯玉祥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帮助下,于内蒙古(巴彦淖尔市)五原誓师,指出帝国主义利用中国军阀压迫中国人民,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。左边这位是冯玉祥,右边这位是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刘伯坚(1895-1935年,不是刘伯承)。当时国民联军队伍中,有30名优秀的共产党员,他们担任政治工作干部,宣讲马列主义理论,使国民联军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,年轻的邓小平同志当时也在队伍中。冯玉祥挥师西进北上,与北伐军会师,完成了北伐战争。

  这幅照片是冯玉祥和蒋介石在北伐中的留影。北伐战争时期,冯玉祥的军事力量达到顶峰,军队约有40万人。蒋介石为了拉拢和利用冯玉祥,和他交换兰谱,结拜兄弟。蒋介石的兰谱上写的是“安危共仗,甘苦同尝”,意思是以后我们就同坐一条船了,有什么事咱相互帮忙;冯玉祥的兰谱写着“结盟真意,是为主义”,意思是我和蒋介石结盟,是为了三民主义,是为了革命。从兰谱上就可以看出他们对结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。

  [注:兰谱是结拜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,上面写着自己家族的系谱;因为兰花味香,比喻兄弟意气相投义结金兰。]

    〖奋起抗日,还我河山〗1931年“九·一八事变”后,冯玉祥主张抗日救国,他通电谴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;1933年冯玉祥成立(河北)察哈尔抗日民主同盟军,担任总司令,坚决抗日收复失地。这是冯玉祥在前线亲自扛枪做军训示范的照片。同盟军一度发展到十几万人,收复了多伦重镇(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),威震全国。但冯玉祥的壮大让蒋介石感到了威胁,为了和日寇和谈,蒋介石调集15万大军围剿“兄弟”,同盟军伤亡惨重,冯玉祥被迫宣告下野,隐居山东泰山。

  1935年蒋介石邀请冯玉祥到南京,就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,这个职位只是个空头名衔,没有实权。(正在在这段时间,冯玉祥1936年、1937年两次回到故乡巢湖)。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,冯玉祥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,这位是冯玉祥,左边这位是巢湖的另一位上将张治中将军。当时张治中担任(上海)淞沪警备司令,这是他俩研究作战计划时的照片。淞沪会战中,中国军民浴血奋战,使日本鬼子付出了伤亡六万人的惨重代价,粉碎了“三个月灭亡中国”的狂妄计划。

    〖反对内战,魂绕中华〗抗战时期,冯玉祥没有实权,不能带兵打仗,他就奔走全国各地发表演讲、发动募捐、宣传全民抗日。他曾经多次书写“还我河山”、“复我失地”、“抗日救国”等词句,勉励国人抗日。这是1939年冯玉祥在四川会见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的合影。当时冯玉祥和中共领导人频繁接触,为促进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,作出重要贡献。

  1941年11月14日,是冯玉祥60寿辰。作为中共的朋友,前一天《新华日报》就出了“冯将军60大寿特刊”,周恩来亲自撰文称赞冯玉祥是“抗战的中流砥柱”,毛泽东、彭德怀都从延安发来了贺电,对此国民党顽固派非常嫉恨。

  抗战胜利后,蒋介石一意孤行发动内战,冯玉祥主张和平建国,反对内战。因为这种分歧,再加上冯玉祥一向和共产党走得近,1946年冯玉祥以“水利特使”的身份去美国考察。在美国纽约街头,他发表了著名的“国庆演讲”,号召美国人民和政府不要支持蒋介石打内战。蒋介石十分恼火,在1948年元月开除了冯玉祥的国民党党籍,通过吊销护照、断绝经费来打击和迫害冯玉祥。

  1948年应中共中央邀请,冯玉祥准备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。从美国乘坐苏联的“胜利号”轮船,途径黑海(欧亚大陆之间)向乌克兰行进时,因为轮船失火,冯玉祥和小女儿冯晓达不幸遇难。

  [注:关于冯玉祥黑海遇难(9月1日),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美国和蒋介石联合制造的蓄意谋杀,但至今缺乏有力证据。]

  毛泽东发电报致唁,称赞冯玉祥“置身民主,功在国家”。1953年按照冯玉祥生前遗愿,骨灰安葬在山东泰山脚下。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等领导人赠送了挽联,郭沫若为墓碑题字。这一组照片是1982冯玉祥诞辰100周年时的纪念场景。邓小平在接见冯玉祥亲属时说:“焕章先生(冯玉祥字焕章)是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,他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,建立了丰功伟业。他也是同我们党长期合作的朋友”。(合影上有冯玉祥的二女儿冯弗伐、四女儿冯理达、二儿子冯洪志、五女儿冯颖达。)

  〖生活俭朴,治军严明〗在生活上,冯玉祥提倡俭朴,这套灰色布衣是他常年的打扮。在治军上,他军纪严明,又爱兵如子。

  〖好学不倦,博学多闻〗在学习上,冯玉祥常说:“活到老,学到老;学到老,学不了”。他隐居山东泰山时,请了一些老师给他讲课,还学习英文;1947年他在美国进行的多次演讲都是自己用英文完成的,在当时来说非常难得。在书法上,他略有小成,留下不少墨宝。在诗歌上,他把“兵”字上下拆开成“丘八”,戏称自己是丘八诗人,写下1400首丘八诗。

  冯玉祥还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,这是他亲手编写的儿童德育歌。这是冯玉祥写给侄子冯洪谦的一副对联:“孝子贤孙,须先救国;志士仁人,最重保民。”这也是冯玉祥一生的行事准则。 

  〖爱民惜贤,故乡情深〗冯玉祥1936年、1937年两次回到故乡巢湖,修建水库、打井铺路,创办园山学校,修缮半汤温泉。他感慨半汤温泉品质上乘而接待设施落后,捐款将半汤浴池修缮一新,也使得半汤温泉第一次有了女浴室。

  这两张家庭合影比较珍贵:第一张是在河北老宅,冯玉祥一家和哥哥冯基道一家的合影;第二张是冯玉祥的全家福。冯玉祥和原配夫人刘德贞1905年结婚,夫妻恩爱,生下五个孩子(两男三女):长子冯洪国、次子冯洪志、长女冯弗能、次女冯弗伐、三女冯弗矜。1923年原配夫人刘德贞病逝后,经人介绍,冯玉祥1924年和继配夫人李德全(1896-1972年)结婚,生了五个孩子(两男三女):四女冯理达、五女冯颖达、六女冯晓达、小儿子冯洪达、最小的儿子小光一岁就失踪了。李德全曾经担任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,兼中国红十字会会长。

  [注:冯玉祥长子冯洪国(1910-1973年),从小随父亲南征北战,14岁时被父亲送往苏联读书,和他同学的有(蒋介石长子)蒋经国、(廖仲恺儿子)廖承志,被报纸称为“三公子在苏俄”。后来冯洪国又到日本学习炮兵专业,1930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共产党,回国后促进了冯玉祥的思想进步。解放后,冯洪国一直留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工作。

    次子冯洪志(1917-  ),是国际著名的核子物理学家,早年在德国留学时,同学有(蒋介石次子)蒋纬国、(孔祥熙儿子)孔令杰、(戴季陶儿子)戴国安。冯洪志长期定居美国,曾经创办美国泰山工业公司,公司取名“泰山”,是为了纪念长眠于泰山脚下的父亲冯玉祥。1995年,已经78岁的冯洪志和43岁的重庆人阿美结婚,2009年回到上海安享晚年(目前96岁)。冯玉祥儿辈在世的,只有次子冯洪志了。

    小儿子冯洪达(1930-1993年),留学苏联学习海军专业,回国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保部部长、大连潜艇学院院长、北海舰队副司令员,海军少将军衔。

    长女冯弗能(1911-1979年),曾经与蒋介石长子蒋经国闪婚闪离:1925年冯弗能和蒋经国一起到苏联留学,1926年在苏联闪婚;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,苏联当局让蒋经国写下与冯弗能“划清界线”的自白书,两人在苏联闪离。冯弗能和哥哥冯洪国、妹妹冯弗伐一起回国,后来冯弗能嫁入北京张家。

  次女冯弗伐(1913-2009年),曾经担任民革中央委员。

  三女儿冯弗矜在重庆时,因为和父亲赌气,吞下一瓶安眠药自杀,并在桌上留下一张纸条:“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爱我”。

    四女儿冯理达(1925-2008年),曾经担任海军总医院副院长,是中国著名的免疫学专家,早年留学美国和苏联,从1949年到1975年的26年里,冯理达几乎每年都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,直到1975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    五女儿冯颖达(?-1990年),早年留学苏联,和丈夫(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吴增菲)定居美国。

    六女儿冯晓达(?-1948年),深得父母疼爱,冯玉祥在诗里夸赞“小达瘦中娇,真不愧是小辣椒”,可见对她的宠爱。1948年,冯晓达和父亲一同在黑海遇难。]

  【后院】议事厅后是一片花园,它联接着冯玉祥故居的前后两座院落。后院主要有书房、卧室、侍卫室。正面的书房,曾经是冯玉祥学习的地方,现存的办公桌椅是他当年使用过的。墙上的中堂是冯玉祥抗日战争期间(1939年)书写,类似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游击战思想。

  卧室,是冯玉祥起居休息的地方。现存的床架、方桌、椅子、板凳都是他当年使用过的。墙上有张全家福照片,照片里的所有人都曾经来此居住过。

    侍卫室,是随从将军回故乡的侍卫们居住的场所。这里现在展出的是冯玉祥为堂兄、侄儿以及身边工作人员题写的中堂和对联,大多是勉励大家为国为民甘当孺子牛。

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911648573 传真:18911648573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