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基本概况 > 巢湖文化——巢城的街巷名字的由来

巢湖文化——巢城的街巷名字的由来

关键词:巢城的街巷名字的由来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巢湖城市在线
  • 电 话:13339156080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admin.ccoo.cn/mainx1.asp
  • 感谢 ahch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5406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旧城多街巷,尤其是历史久远的城池,街巷常多深厚的蕴涵。
唐宋年间,由于经济潮流的频频涌动,为顺应形势好借水生财,巢城始由城北五里墩南移,再濒(巢)湖沿(天)河傍(卧牛)山以建,逐渐建成了一座以商贸为主的城池。基于巢城地域位置的特殊,久而久之,便形成了“一个‘十字’带九街,九街串起十八巷”的“四门九街十八巷”格局。这“九”与“十八”其实并非实指,乃泛指其街巷之多。据老辈子的记忆里所存,巢城街巷之数均多至数十。


写在旧县志里的街巷
  据清康熙十二年(1673年)所编《巢县志》中“城池”章所记,早年巢城城内,曾有“县(衙)前街、十字街、新城街、西头街、东河街、西河街、钟楼上街、后街、东头街、北门街……”
  至于缘街派生的小巷,则有:“薛家巷 传云:薛尚书故里;毛家巷 河街(即东河街);龙家巷 河街;颜家岗巷 助顺坊;桑枣园巷 助顺坊;旧射圃亭巷 南门内;迎仙巷 尚贤坊(城西卧牛山西南麓);小东门巷(城东小东门,今军分区宿舍之东临护城河处);钟家巷 东门外聚贤坊 原东门城口(空格处为原文所空,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所加)……”
  惜旧编的方志惜字如金,对街巷记述只轻点一笔而不作赘,以致语焉不详,今日难究其踪。且当年所存之街巷今多不存,尤其是在旧城改造时不断“推陈出新”,昔日之“旧”几乎荡然无存。然包括地名在内的街巷之名,往往又有其特定的甚至无法替代的内涵,它是厚重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页,个中积淀着浓郁的地情,人们凭此可追溯、解读逝去的岁月,游子返乡,更需借此而聆听乡音,故有识之士多执著于斯而不疲,譬如北京犹存王府井、南池子、酒仙桥、公主坟,合肥未忘四牌楼、三孝口、九狮桥、逍遥津,巢城可寻草城街、小王庄、河南网、西圣宫……凡此均弥足珍贵。


 留在记忆深处的街巷
  “欲知巢城旧街巷,细读‘十字’自端详。”且让我们从十字街起步,回眸昔日巢城的大街小巷。


  【十字街】巢城的十字街实为“丁”字之形。那“十字”的南端长不及30米,分两段。其北即南门城口之北,总长约20米,汇聚着一些商号,出南门城约10米,便及护城河河沿,有浮桥直通河南岸河南网场,这河南网场地名犹存。那连贯东西即“丁”字形的一横,为东河街与西河街构成,那一钩,便是习惯上称之为十字街的主体部分及其外延的北大街。
  这“主体”街道宽仅四五米,一色用巢南所产的厚重大块青石板铺就。由于街道历史久远,街中央多留下手推独轮车的车辙,往往深已及寸。街的两侧多一阁一底房舍,用厚木板分隔成上下两层。上层或居住或供休憩,下则为营业门面。铺面上下有槽,以长木板作栅置于槽内,状如今日的卷闸门。这里因得地利而聚人气,宛如当今的黄金地段。尽管这里向北的地势呈步步高态势,然而其南端为南门城口,其长仅30余米便为沿河码头,又有浮桥而畅通巢南,向北虽称北大街而渐趋萧瑟,至城隍庙处已渐失人气,但其南段却聚集着全城名声显赫的商家,如丝绸布店、京广杂货店、五金百货店、中药店、西医诊所等等,四乡八镇的城乡居民多青睐于此,故而日日都有人流潮涌之感。


  【东河街】从东门城口至十字街心,即“丁”字一横起笔之半,总长约五六百米,街随护城河水势而建。东河街较十字街略宽,路面同样为大青石板所铺,街两侧,平房与阁楼互见,其繁华处多在西段,是处汇有京广日杂、饮食酱坊、理发沐浴、茶庄水炉、餐饮酒店、银匠铺、木匠铺、铁匠铺、米行盐铺、药铺书店、照相馆、镶牙店、缫丝店、香烛店等等,又显得一番市场繁荣。


  【东大街】出得东门城口,便是东大街。东大街顺河势而建,两侧多平房。前行约三四百米,即为船只停靠而事客货运输的码头。光绪二十年(1894年),芜湖至合肥客班开航,途中停靠巢县港。1936年春,淮南铁路通车后设巢县站。东大街随着水陆交通的开通,餐饮、住宿、洗浴为主的服务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。


  【西河街】从十字街心顺护城河西去,直至大西门城口,所建之街称西河街,总长约三四百米,繁华段全集中在其东端,即至当年儒学场(今新华书店门前)一段。这里人气鼎盛,不仅是因为林立着诸如陈泰昌、潘恒昌两家酱园巨头,还屹立着吴仁和、蔡鼎康两家实力称雄的糕饼作坊。此外,富春楼茶馆更是晨供茶点午供酒菜,其红白案在巢城更居于一流。这里还聚有两家尚佳的浴室,从而大大满足了商贾与市民“早晨(肚)皮包水,晚上水包皮(洗浴)”的消费欲望。同时,一座偌大的儒学场近在咫尺,长期聚散着全城的三教九流,西河街的人气凭此而再添几分。


  【西大街】过了儒学场再向西去,虽仍属西河街,但已纯属居民住处而无商贾氛围。前行三百米便至西门城口,出城便是有名无实的西大街。西大街随河水而向南折转,房舍零星,惟街之东南一侧,沿河构筑几处销售竹木的场所,称“木棚”,这里统称汤家闸,另侧仍为大片农田。


  【城河街】在今人民路东侧,与护城河平行的一条后街称城河街。此街南起现东风路,北至今毛家饭店,属居民闲居且毫无商机的一条小街。


  【云路街】旧为夫子庙前一条街道,后又称云雾街。街西起儒学场即今新华书店前,经钟楼(今步行街与东风路交汇处)而东至城东城墙根,现已拓宽改建成东风路段。


  【样巴街】在东风路西段临近西苑广场处,顾名思义,这是一条专营农家扬把的小街。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,此街仍营销扬把等农用工具,街道至今仍存,现又作“样巴街”,改作此名,存几分费解。


  【火叉院街】这是一条借形得名的老街,在今东风路西段,仍存。


  【道院街】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,法国传教士来巢城建天主教堂,次年,美国传教士来巢城建福音堂,其后又在巢城钟楼建基督教堂,教民30人,县城小西门另设有分堂。由于信教教民不断增多,这便形成了教民集中生活区,于是在小西门处建起了道院街。


  【中后街】此为城东一条小街。最红火时,为1951年县文教科拨款,在此搭建一座以毛竹芦席为建材的简易剧场。此后两年,唱庐剧的德胜班又自筹资金,在简易剧场基础上,翻盖成一座木质结构、茅草为顶的剧场,并将民间自发组建的德胜班改为大众庐剧团,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,并使这条多年清冷的小街一度跃居成为全城的热点。


  【草城街】不言而喻,这是一条以销售柴草为主的街道,位置在城北,今城北公交站仍设此站点。据史籍与口碑相传,巢城自元朝始建砖城之后,便疏浚了以护城为宗旨的环城河。为城防安全起见,因北门是进出巢城的主要通道,依惯例,河上没建固定桥梁仅设吊桥,故而制约了百姓采购三餐日炊所需之燃料。乡民遂自发在入城处,形成了销售柴草的集市,顺理成章而称草城街,此名历数百年未变,至今日犹存。


  再将巢城主要巷道分述如下:

  【牵牛巷】此巷在东门城外,属名巷。相传尧欲以天下让给许由,许由拒不受。又让他做九州长,他认为名禄之言污耳,遂去洗耳。恰被牵牛来池饮水的巢父看到,待问明缘由后,认为池水已脏,牛不可再饮。此巷之南及原东大街朱德泰酱坊处,其北径通今洗耳池,巷道幽深阴暗,因少日照而多苔藓,巷总长20余米,两侧墙高为七八米,今已不存。


  【米市巷】原在城内十字街东侧,因常年为居民专售大米,巷内计有商铺六七处,生意兴隆,遂称之为米市巷。


  【大寺巷】卧牛山东麓有定林寺,寺旁有大寺塔一座,传为元初刘伯温为羁绊卧牛而设,意在借此而作“牛桩”,不让卧牛醒而奋蹄。1911年于此建巢县中学(今巢湖一中),大寺塔遂成学校的标识性建筑。学生进出,均循此东行而至北大街,人称此通道为大寺巷。1954年大水而致大寺塔倾斜,塔终被拆除,该巷旧址在团结路小学北侧院墙之外。


  【李家巷】沿北大街北行,至原巢县防疫站宿舍南侧有巷,据称此巷为李氏家族聚居之处,巷口曾开设过一座较具规模较大的面坊,为周边居民带来了很大方便,故而称此巷为李家巷。


  【桑树巷】在老北大街纺织厂北,今犹存。早年居住此巷者多庭院,因院落宽敞,不少人家广植花木,一些家有闺秀者,又常在院内栽种桑树,供未成年之女在家采桑养蚕,以排遣寂寞,只因种植桑树成风,于是便得名桑树巷。


  【薛家巷】此巷传为旺门薛氏(进士及第)安居之地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4月,邑人曹安荣热衷地方教育,曾开创女子教育之先河,最先在巷内创办了女子学堂,此巷名声即随之远扬。


  【毛家巷】原在文昌阁旁。由东河街向南行30余米而至文昌阁,此巷为必经之路。巷狭窄,宽仅1米有余。该巷也是东河街上居民至河边汲水与洗浣的重要通道。


  【迎仙巷】在原市广电局对面,该巷东端接东风路,北行再折而西进,可达西隐寺,西端为小西门城口。西隐寺常年晨钟暮鼓,香烟缭绕不绝,大有成仙羽化之含,遂得名为迎仙巷。


  【当铺巷】在小西门,这里开设当铺多家,高墙上多处可见斗大的“当”字,故得名。


  【天主堂巷】商之都北大门北50米处,即原市一中宿舍区天主堂东端,有一直通北大街与直达人民路的小巷,今不存。


  【小东门巷】原为城北一带居民汲水或洗涮时,经小东门出城至河沿的惟一通道,位置在市军分区东,今已不存。


  【天后宫巷】东河街上原距东门城口四五十米处,建有一香火鼎盛的天后宫。每逢初一十五,市民多循此巷而至宫里膜拜,故而形成周期性的人如潮涌现象。天后宫虽已不存,在今安德利商场西侧,仍存以销售渔网及其它渔县的天后宫小市场。
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911648573 传真:18911648573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